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最早由国际智能制造系统协会
(International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 IIMS)提出。该协会于1992年成立,旨在推动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通过定义不同的成熟度层次和评估指标,帮助企业评估其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发展水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这个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计划,提高智能制造能力和竞争力。
中国工信部是负责制定和推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政府机构,对智能制造的发展也给予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工信部在智能制造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其中,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被工信部作为评估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和指导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2021年5月《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GB/T 39116-2020)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GB/T 39117-2020)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各省市主管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基于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标准符合性评估(简称“CMMM评估”)。2、CMMM各地政策
全国各省市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陆续出台地区贯标工作方案,并配套不同方式、不同力度的财政支持政策,部分政策整理如下:
1、北京市《北京市“新智造100”工程
实施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内容摘要:在未来五年打造10家产值过百亿元的世界级“智慧工厂”,支持建设100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1000家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万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培育10家年收入超20亿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3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一批重大标志性创新产品。
2、深圳市: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扶持计划
操作规程
内容摘要:本项目扶持计划对符合本操作规程所指技术改造项目类别的资助项目予以资助。根据资助项目的改造目标和资金来源不同等情形,分设智能化改造项目、技术装备升级换代改造项目和技术改造贷款租赁贴息项目。本操作规程自2021年10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3、浙江省《关于加快未来工厂建设引领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
内容摘要:加强《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等国家标准和未来工厂标准的贯标工作,实施一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建立完善对标提升机制。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标准宣贯,以规上工业企业为主,每年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成熟度评估,对标找出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差距,明晰升级改造方向。
内容摘要:支持龙头企业打造智能工厂、灯塔工厂。支持工业企业按照智能制造国家标准打造数字产线、无人车间、智能工厂、灯塔工厂,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资30%、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对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3级、4级、5级的工业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500万元、800万元的奖励。
5、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内容摘要: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积极参与制定、贯彻相关标准。对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标准体系贯标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照证书级别从低到高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40万元和50万元;证书升级按差额奖励,对实施分级评估前(或未实施分级认证)首次获证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车间),对获评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标杆称号的,分别给予30、50、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分别给予100、300万元奖励。同一企业获得不同等级称号的按照级差给予奖励。
当地企业以主管部门最新政策为参考,详情可咨询各地主管部门或查询主管部门官方网站。
CM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Manufacture,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规定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构成、成熟度等级、能力要素和成熟度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第三方开展智能制造能力的差距识别、方案规划和改进提升。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GB/T 39117-2020)规定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的评估内容、评估过程和成熟度等级判定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制造企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第三方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活动。
该模型提出了智能制造发展的5个等级、4个要素、20个能力子域以及1套评估方法。
根据模型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引领级、优化级、集成级、规范级、规划级,不等等级之间明确相关标准及差距,明确企业在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的过程中需要达到的阶梯目标和演进路径,同时提出了不同等级的核心能力及要素、特征和要求,从而帮助企业建立起智能制造战略目标和实施规划的框架,识别当前不足,引导其科学地弥补战略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
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2)》,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呈分层结构,其中32%的企业达到了一级水平,21%的企业达到了二级,12%的企业达到了三级,而四级及以上企业只占4%。由数据可见,大部分企业都处于一级及二级的水平当中,因此以工信部门或其他主管单位为了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能力的发展建设,制定了相关补助政策普遍是以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及以上为要求。
评估认证前准备
评估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企业自诊断:企业可通过“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c3mep.cn)(以下简称“平台”)进行注册,免费开展自诊断,形成自诊断报告。
2、参加标准宣贯培训:企业在申请三级评估时,需要确保至少有一名企业内部人员参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培训并考试合格;申请高成熟度评估的企业(四级及以上)要确保两名企业内部人员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正式评估阶段,将作为企业内部评估师进入评估组,参与评估。
一、企业提交评估申请
1、企业填写并提交评估申请表;
2、企业在通过平台完成自诊断,并提交诊断报告;
3、通过平台提交评估申请资料,由主任评估师进行现场评估;
4、主任评估师受理评估申请并对申请资料进行确认;组建评估团队,由主任评估师与企业联络,沟通预评估事宜;
5、企业在提交申请表时应确定成熟度评估的发起人(企业副总级别以上)、评估联络人、内部评估师(申请三级及以上评估时)。
二、预评估
评估组确认企业申请评估范围,结合行业和企业特点,确定评估范围权重值;识别企业就绪情况,是否具备开展正式评估的条件。
三、正式评估
评估组根据企业申请范围,通过访谈、举证、操作演示、现场勘查等方式验证企业满足标准要求的证据,并对每项证据的符合程度进行打分。
四、发布评估结果
企业获证信息可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c3mep.cn “信息查询”栏目中公开查询。
关键字: